据悉,2009年货币改革之后,朝鲜货币价值大幅下跌,朝中边境地区大部分使用人民币,中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80%。
据DailyNK最近掌握的两江道惠山市和高邑地区市场视频显示,大部分商人使用的不是朝鲜货币,而是中国人民币。特别是作为朝鲜物价指标的大米也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因为朝鲜货币价值一直下跌,百姓们更喜欢使用货币价值稳定的人民币了。
除了一小部分朝鲜大米、蔬菜、水产品外,其他日用品、食材、糖果等都是中国产品,还公然销售韩国的方便面、巧克力派、丁烷气等。
据消息人士介绍,边境地区的百姓们通过跟中国进行贸易和走私购买中国产品进行销售,所以人民币使用率比内地高。可是货币改革之后,朝鲜货币价值不断下跌,过去三年时间里人民币的使用率大幅增多了。如果想用朝鲜货币购买商品,需要按人民币兑换率进行换算。
4月中旬,100元人民币换13万朝元,想购买一件200元人民币的衣服需要支付26万朝元。与此相反,咸镜南道咸兴以南地区平城和平壤等地几乎不使用人民币,大部分使用美元和朝元,使用比率各占一半。
内部消息人士拍摄的视频中有惠山市场和周边地摊,以及金亨稷郡高邑市场的景象。视频中,人们用人民币交易大米和夹克、围巾、手套、棉衣等过冬服装,以及化妆品、香水、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拍摄影片的2月中旬,惠山市场的中国大米价格为4.6-5元人民币,朝鲜大米价格是4.8-5元人民币。
拍摄者到粮食柜台问“中国大米多少钱,我国大米多少钱?”主人回答“中国大米有4.6元人民币的,我国大米有4.8元到5元人民币的。”拍摄者问“用我们的钱(朝元)是多少?”主人说“中国大米是6600元,我国大米是7000到7400元。”
过冬服装柜台上,中国儿童棉衣是140元人民币,成人棉鞋是250元人民币。二手服装柜台上的也大都是中国产品,儿童棉衣是65元、裤子80元、马甲100元、中国香水是60元人民币。
虽然市场禁止使用人民币,但是生意人的人民币使用情况未见减少。做生意的人隐藏人民币,假装用朝元做交易。
惠山市场周边的地毯上,摄影者到卖手套的地摊问“手套多少钱?”女主人说“这是8元(人民币),也有10元(人民币)的。”摄影者拿出50元人民币说“给找零钱”,女主人环顾着周围小心翼翼地拿出零钱给摄影者说“检查太严,才到这里来的。”
消息人士说:“目前,惠山的90%以上生意人用人民币做交易。特别是市场上的大米都像中国那样4-5元人民币。”“虽然严格禁止,但还是使用人民币。不相信朝元已经很长时间了。”
在朝鲜市场交易中国产品的第一个原因是,1990年代末的“苦难的行军”之后,朝鲜的人民经济生产系统崩溃,朝鲜当局主要把资金投入到军需领域,朝鲜无法生产工业产品和日用品提供给市场。
当然,朝鲜百姓们的家庭手工业产品和工厂企业的8.3人民消费品(各工厂企业利用边角料生产的再生产品)等朝鲜生产的商品进入市场,但是这些产品质量差,居民大都喜欢中国产品。
一些有钱人购买比中国产品质量好的韩国产品。如果到柜台要韩国产品,柜台主人会拿出藏起来的韩国产品。从视频获悉,惠山市场的糖果柜台上都销售提供给开城工业园区工人们的韩国巧克力派、方便面等。
消息人士说,一般会禁止销售韩国商品,但是巧克力派等是通过开城流通的商品,所以不在取缔范围之内。开城工业园区的5万多名工人打都剩下这些小吃,公开拿到市场销售。这些巧克力派等还卖到了边境地区两江道惠山等地。
如果在开城工业园区工作的5万名都拿到市场销售,那么是说每天有5万多个巧克力派在市场流通。开城入驻企业们一般每天给工人提供2个到5个巧克力派,所以可以说每天流通的巧克力派有十万个。
正式启动开城工业园区的2005年开始,把巧克力派作为小吃提供给了朝方工人,以后还提供了方便面、袋装咖啡等。从此,巧克力派等成了市场的热门货,流通到了全国各地。开城地区批发商们4月份的巧克力派批发价格是1600朝元,各地销售价格为2000朝元左右。
此外,惠山市场柜台上还陈列着贴着韩国商标的丁烷气,附近的地摊上不仅出售中国的糖果,卖韩国巧克力派、牛肉面、粘糕巧克力派等。
消息人士说:“除了来自开城地区的巧克力派以外,当局对其他韩国产品进行严控,所以一般撕掉韩国商标躲避检查。”“牙膏、牙刷、香皂等只通过个人商贩流通。由于海关检查韩国产品,一般都是走私进来的。”